今天是立秋节气,这个秋天注定不平凡。今年有两个特别之处,你知道吗?第一个特点是秋后的气温,今年是早立秋,按照老话说,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,今年是闰二月,也是双春年,农历有三百八十四天,非常特殊,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计算方法不同,根据农历的月份和时间来判断。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,就是早立秋,下雨的话,秋后就不会很热了,第二个特点是公秋和母秋的区别。
如果立秋在中午十二点之前,或者是农历六月,就是公秋。如果在十二点之后,或者是农历七月,就是母秋。今年立秋在八月八号,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是在中午的二点之前。因此,今年是公秋,老人们说公秋爽母秋凶。根据老人们的经验,今年的秋后气温持续时间会相对较短,秋天也会比较凉爽。如果你对农事感兴趣,可以收藏起来,到时候可以对照一下。
1、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
阳历,即太阳历,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(地球绕太阳一周)为基本周期,与月相变化无关。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,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。阴历,即太阴历(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),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。历月平均长度29.5天,规定单数月30天,双数月29天,12个历月为1年,共354天。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,安置在第2,5,7,10,13,16,18,21,24,26,29各年的12月底。
(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)公历,公共历法简称。现行世界通用历法,真名格里高利历(罗马教皇制定颁布),太阳历的一种。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。农历,中国传统历法,属阴阳历(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,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)。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,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,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。
2、阴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?
很多人当被人问起你生日是什么时间的时候,都会第一时间说出那个准确时间,可当别人问是阴历还是阳历的时候,就开始会犯糊涂了,有的人会说是过得快的那个,有的人会说是过得慢的那个,这些现象出现其实都是代表着很多人都不分不清阴历、阳历、农历的区别,从家用日历上来看,日历上都会写着两个时间,在上面用数字注明就是阳历,就比方今天是六月一号,而在下面一点点用文字写出来,比如九月初九这就是阴历,每一个阴历都会对应一个阳历,阳历的别名又叫做公历,阴历的别名又叫华历,而农历是以阴历(华历)为基础,融合阳历而成的一种历法。